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政协 > 政协讲堂 > 正文
端午节起源与文化意义
时间:2014-07-16 14:28:40  来源:   作者:  网站首页     

 c03fd54abc3e14ee75b00a.jpg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者,“初”也,“端五”即“初五”;而“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现在我国通行的农历以寅月为正月,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初五,月、日都是五,故又称重五,也称重午。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2009年9月30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第一个入选项目。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起源:“避疫驱邪说”与“纪念说”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我国民间有许多说法,包括消灾免疫、趋吉避凶说,清扫卫生、防疫保健说,对阵竞技、调理阴阳说,还有龙的节日说等。最为大家熟知和流行的是纪念说。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关于“纪念说”。此说最早见于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与宗懔的《荆楚岁时记》的屈原纪念说,其认为端午节是楚人纪念爱国忠君屈原的日子,这是到目前为止在全国范围内流传最为广泛的一种说法;而在江浙一带,人们多认为端午节是为纪念蒙冤屈死,后又被吴王阖闾抛尸江中的忠良伍子胥而设;另外全国各地也还有纪念孝女曹娥、伏波将军马援、东汉苍梧太守陈临等历史人物的诸多说法。可谓众说纷纭,不一而足。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纪念说实为后人在节日习俗传承过程中与历史人物附会的产物,这种说法晚于避疫驱邪、调理阴阳、康体保健说,因此,最可信的还应是源自先秦时代的避疫驱邪说。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文化意义:在节日中回归传统,增强文化使命感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端午节就像其他传统节日、民间习俗一样,也是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比如端午节吃什么,做什么,南北各地就不尽相同。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端午节食俗中除了全国各地共享的粽子之外,南方大部分地区喝雄黄酒,湖南常德、张家界等地还吃糍粑,江汉平原一带吃黄鳝,山东、江西等地吃茶叶蛋,河北地区吃印有五种毒物花纹的五毒饼等。长江黄河以南人们包粽子都用竹叶,而北方地区多用芦叶。这些均展示了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饮食文化。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在端午的习俗中,消灾避疫、驱邪避魔是最原始的主题和最主要的动力。例如喝雄黄酒,《白蛇传》里有一个情节讲的就是许仙听了法海的话,让白娘子饮雄黄酒,结果现出了原形。这种建立在祛毒禳灾、保健康、求吉祥基础上的节日主题,自古便有着蓬勃的生命力。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端午节习俗是人们对生命、自然、美好人格和幸福生活的歌颂和期盼。它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的转变而变化。从对辟邪驱瘟主题、舍身报国或舍身救父等高尚人格的尊崇开始,逐渐又通过各种活动(吃粽子、赛龙舟等)上升为人类与自然、社会既和谐相处又主动调节的生活智慧。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端午节这个传统的节日才得以长盛不衰。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端午节之所以特别受到民众的喜爱,还源于人们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的认同。纪念屈原是端午节最鲜明的主题之一。从抗日战争开始,中国的进步知识分子便采取诗会的形式纪念屈原,将诗会与赛龙舟活动相呼应,更能够体现中国古典的传统文化。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在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文化大融汇的今天,守住自己的身份,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传承屈原所代表的文化精神。通过开展多种传统节俗活动,将文化传承融入民俗节日中,让人们在端午这个特定的节日中回归传统,在与祖先的对话中,感受伟大爱国诗人高尚的品格,增强我们的民族意识与文化使命感,让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在现代生活中得以延续更新。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民俗文化保护势在必行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结构、思想意识发生了新的变化,对民俗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冲击,民俗文化面临着挑战。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现代化倡导全新的生活方式,破环了民俗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土壤。而民俗文化是生活性文化,一旦失去其存在与发展的土壤,民俗文化就会慢慢消逝。所以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是非常迫切的。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但是单靠个人及民间组织是难以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的。因而必须发挥政府在保护民俗文化中的主导作用。自2003年起,由文化部与中国文联共同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便是在政府主导下保护民俗文化的英明举措。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民俗学者从事民俗文化的研究,有着丰富的学术经验积累,并具有超前的眼光,因而应当在保护与建设民俗文化中充分发挥参谋和智囊的作用。许多民俗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消失必是一种历史的遗憾,中国拥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因此民俗学者在全国范围开展对民俗文化的普查是非常有必要的。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我国现有的法律如《文物保护法》在很大程度上不涉及民俗文化,只有在云南等少数地区制定了相关的法规。我们应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以立法的形式保护民俗文化。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无论是端午习俗,还是春节、中秋节习俗,这些中国的民俗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记忆和民族往事,集中展示着我们的民族性格、民族气质、风俗习惯和精神传统,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年轻一代很少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更不了解传统节日背后的民俗文化内涵,因而对民俗文化缺乏认同。把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日,是十分必要的。让年轻一代切身接触到民俗文化,让民俗真正地融入他们的生活。L9Q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企业服务
推广信息
点击排行